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080202)培养方案
(2019版)
一、培养目标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轻工及其它工业生产一线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达到如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工程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能够恰当地应用科学和工程原理、技术手段,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社会、环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独立制定合理的技术解决方案或管理解决方案,解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并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
3.具有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能通过知识更新适应社会发展;
4.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及沟通能力,能承担一定的企业组织、管理工作,成为业务骨干或团队负责人。
二、毕业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涉及的产品开发、制造工艺、系统控制等复杂工程问题。
1.1 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语言工具用于工程问题的表述,针对工程实际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1.2 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热流体、电工电子学、材料科学等工程基础知识,能够将其用于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分析、设计和评价;
1.3 掌握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与技术、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知识,能够将其用于机械装备、控制系统及工艺流程等的设计、评价与优化,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知识判断、识别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与参数;
2.2 能基于相关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正确表达复杂机械工程问题;
2.3 能认识到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有多种方案可选,并可通过文献研究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2.4 能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基本原理,分析和验证解决方案的合理性,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机电系统及单元(部件)和装备,制定相关制造工艺,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能针对特定需求确定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设计目标;
3.2 能在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现实条件约束下,通过技术经济评价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3.3 能基于特定条件进行建模、设计及工艺计算,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机电系统、零部件、设备或制造工艺;
3.4 能用图纸、程序、设计报告等形式正确表达解决方案;
3.5 能对设计及工艺方案进行优化、优选,体现创新意识。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能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究或相关方法,调研和分析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4.2 能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机械零件、结构、装置、系统等,选择研究路线,制定实验方案;
4.3 能根据实验方案构建实验测试系统,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采集实验数据;
4.4 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了解能解决特定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5.2 能正确选择与使用恰当的现代技术、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专业设计与仿真软件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5.3 能针对具体的研究对象,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进行模拟和预测,并能分析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了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6.2 能基于机械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合理分析、评价机械工程实践和问题解决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和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了解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理解和评价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能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意义,了解国家、地方关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7.2 能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机械设计制造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 尊重生命,关爱他人,主张正义,诚信守则,具有人文知识、思辨能力和科学精神;
8.2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国情,维护国家利益,具有推动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责任感;
8.3 理解工程伦理的核心理念,了解机械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和社会责任,在工程实践中能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认识团队作用的重要性,具有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 能够认识团队的作用和重要性,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能处理好个人、团队及其他成员的关系,主动与他人合作;
9.2 能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
9.3 具有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善于倾听和综合团队其他成员意见,做出合理决策。
10.沟通:能够就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能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与同行及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并进行合理讨论与反馈,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10.2 了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多样性,并能在解决机械工程复杂工程问题时予以参考和借鉴;
10.3 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 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 了解机械工程项目及机电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11.3 能将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在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环境中应用,提出经济、合理解决方案。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 能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 掌握自主获取信息的方法,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包括对问题的理解力,归纳总结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
三、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力学
四、核心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流体力学与流体传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电传动控制、自动机原理及设计(机设方向)、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制方向)、机电系统设计(机电方向)
五、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课程结构比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结构比例表
课程平台 | 课程性质 | 学时数 | 占总学时比例 | 学分数 | 占总学分比例 |
人文社科课程平台 | 必修 | 336 | 15.22% | 21 | 12.00% |
选修 | 16 | 0.72% | 1 | 0.57% | |
公共基础课程平台 | 必修 | 560 | 25.36% | 31 | 17.71% |
科学素养教育平台 | 选修 | 64 | 2.90% | 4 | 2.29% |
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 必修 | 728 | 32.97% | 45.5 | 26.00% |
选修 | 48 | 2.17% | 3 | 1.71% | |
专业教育课程平台 | 必修 | 312 | 14.13% | 19.5 | 11.14% |
选修 | 80 | 3.62% | 5 | 2.86% | |
自主发展课程平台 | 选修 | 64 | 2.90% | 4 | 2.29% |
集中实践教学平台 | 必修 |
|
| 37 | 21.14% |
创新创业实践(课外) | 选修 |
|
| 4 | 2.29% |
必修课小计 | 1936 | 87.68% | 154 | 88.00% | |
选修课小计 | 272 | 12.32% | 21 | 12.00% | |
总计 | 2208 | 100.00% | 175 | 100.00% |
七、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本专业须修满培养计划中规定课程 175 学分,其中必修理论课 117 学分,选修理论课 17 学分,实践教学环节 37 学分,创新创业实践(课外)模块 4 学分方准予毕业。
八、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系矩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系矩阵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 | |||
目标1 | 目标2 | 目标3 | 目标4 | |
毕业要求1 |
| √ | √ |
|
毕业要求2 |
| √ |
|
|
毕业要求3 |
| √ |
|
|
毕业要求4 |
| √ |
|
|
毕业要求5 |
| √ |
|
|
毕业要求6 | √ | √ |
|
|
毕业要求7 | √ | √ |
|
|
毕业要求8 | √ |
|
| √ |
毕业要求9 | √ |
|
| √ |
毕业要求10 |
|
| √ | √ |
毕业要求11 |
| √ |
| √ |
毕业要求12 |
|
| √ | √ |
九、课程与毕业要求关系矩阵(见附表)
十、专业培养方案进程表(见附表)
教学院长:侯俊剑 专业负责人:何文斌